Skip to content

工程思维

约 868 字大约 3 分钟

2025-03-24

总聊计算机知识实在枯燥,来聊点思维上的东西祛祛乏。

我自己平时在面对的数不尽的项目的时候,会真的很沮丧,因为事情多的干不完,而且有些事情是根本不知道怎么干,导致进度一再拖延,心情也是持续低落无法自拔。

后面阅览了无数大佬的博客,认识到一些很有用的工作思维方式,其中我觉得最有意义的就是工程思维,因为它最适合大学生所属的处境:学业繁忙,科研项目繁多。

什么是工程思维?

在我看来,工程思维就是在内外部因素有限的情况下解决困难问题采取的思维方式

  1. 把众多问题分隔成一个一个小问题,每一个问题的难度在能力范围之内可以解决。
  2. 每完成一个问题,反思解决问题的步骤,调整解决后续问题的方法。
  3. 不需要完全准备好,能快速上手解决问题即可。

这种思维方式的核心是分而治之,也就是把困难的问题简单化。(有点像初中语文课学过的《走一步,再走一步》)

为什么你需要工程思维

举个例子,在进行一个科研兴趣项目时,我们通常会发现你会面对一大堆问题:

  1. 项目资金不够。
  2. 团队技术能力不足。
  3. 论文格式不会。
  4. 连续 3 天满课......
  5. 项目成员不爱沟通导致颗粒度没对齐。
  6. ......

人最难控制的就是自己的情绪。比如西贝遇到这样的情况往往会极度焦虑烦躁,直至彻底摆烂。

但是如果西贝积极地采取工程思维看待这些问题,其实很简单:

比如说团队能力不够,那就学呗;连续三天满课,那就上课去,课余时间再干就完了;团队成员不爱沟通,那自己先积极沟通,带好氛围。

当我们把大问题分成小问题,逐一击破,很容易克服内心的恐惧。

还有一个常见的情况比如说,为了做一个深度学习的项目,很容易陷入这种情况:我要先看“鱼书”,再看完小土堆 PyTorch 教程,再跟着沐神的动手学课程搞明白所有的经典架构...... 我们常常会觉得自己还没有准备好,要系统学完所有知识。

但是明白的是系统的学习应该放在理论学习阶段,我们做项目是在进行实践——做项目的时候只需要一些基础的操作,只要你能够写出合理的能运行的代码即可。

所以采用工程思维可以在能力有限的情况下解决问题,而且效率会很高:不需要浪费太多时间在理论学习上

总结

工程思维适合我们在有限时间有限能力下解决复杂问题:

  1. 分而治之,把大问题分成简单的小问题。
  2. 勤反思,勤调整。
  3. 只需要最基础的知识储备,不需要系统准备,快速上手就行。

Copyright 2020-2025 Xibei. All Rights Reserved